“一個集裝箱從沌口到陽邏走水路要比陸地運輸節約成本600元。”9月5日在武漢陽邏港,看著裝載216標箱的“交發向陽99”號遠去的身影,武漢新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輪7個小時后將抵達經開港,這標志著武漢東西港口“內循環”運輸實現常態化運營,也是武漢布局增加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重要舉措。
自確立今年集裝箱吞吐量沖刺170萬標箱的總目標以來,武漢各相關港航單位勇擔責任,在降物流成本、保箱量的路上闊步前行。
內貿運輸成港口新增長點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武漢范圍內港航物流企業始終堅持港口運作及航線開行不停歇。”武漢新港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涂平暉介紹,尤其是陽邏港作為防疫保供物資指定作業港,疫情嚴重時期,他們想方設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生產作業24小時不間斷,使得港口運轉良好,確保了重要防疫物資、民生供應物資及臨近交貨期的外貿貨物能及時裝卸,保證了武漢水路通道的順暢。
今年7月,武漢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23萬標箱,同比增長14.51%。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第二個月實現同比增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武漢港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1.84萬標箱。其中6月是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7月增幅進一步擴大。其中,內貿箱和中轉箱運量增長迅速,內貿箱同比增幅為29%,中轉箱同比增幅為24%,成為港口增長新亮點。
抬頭向前看,武漢的目標不止于此。武漢新港管委會明確提出,今年集裝箱吞吐量目標為170萬標箱。“7月9日,湖北省委主要領導調研陽邏港,指出要將武漢新港打造成中部地區樞紐港,助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并提出武漢港要盡快達到500萬標箱的奮斗目標。在此基礎上,我們確定了170萬標箱的箱量目標。”武漢新港管委會負責人表示,要完成全年目標,意味著8—12月,平均每月要完成20萬標箱,壓力不小,需要全行業一起努力。
錨定年度目標不動搖
“當前,在所有港航物流企業的奮力拼搏下,武漢港快速實現了疫后單月的逆勢增長,但要完成全年目標,依然面臨來較大壓力和困難。”涂平暉坦言。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武漢港碼頭前期業務量和企業營收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一季度業務量下降45%,2至3月僅為去年同期三分之一,當前武漢市經濟指標總體進度及各主要企業經營目標完成進度均滯后于全年時間要求。
除了前期疫情影響亟待消化外,武漢港外貿增長也面臨壓力。據涂平暉介紹,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壓力,國際貿易受到巨大沖擊;另一方面,逆全球化的苗頭有所顯現,歐元區面臨經濟擴張動能大幅減弱;美國單方面升級貿易摩擦,加大對中國企業的封鎖和制裁,對中國外貿出口企業經營造成一定壓力。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港航企業的外貿運輸經營有26%企業的在上升,31%的企業持平,43%的企業在下降,外貿運輸景氣指數仍處于不景氣區。
此外,由于航線布置,港口軟、硬件設施配置等原因,武漢各港區作業能力面臨挑戰。與此同時,去年以來,武漢市周邊省市紛紛出臺針對港航業的扶持政策,市場競爭壓力增大。
挑戰往往與機遇并存。“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統一思想,齊心協力,共同推進。”8月25日,在漢召開的“沖刺170萬標箱 實現建設中部地區樞紐港首戰告捷工作座談會”上,武漢新港管委會負責人鼓勵大家說。
為此,武漢新港管委會將通過鞏固“水水中轉”模式,吸引長江沿線四川、重慶、湖南、江西等省市集裝箱經武漢運輸;打造“水水直航”品牌,鞏固“武漢至上海”“武漢至日本”等直航航線,拓展新航線;推進集裝箱鐵水聯運,完善多式聯運體系等措施,加大武漢新港建設樞紐港地位的力度,持續助推武漢、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武漢港正在努力恢復中,接下來,我們還將充分挖掘黃金水道潛力,提升武漢作為中部水運通道的效率,勢必還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涂平暉說。
全面發力確保任務完成
走進武漢陽邏港一期,記者看到,一個個集裝箱被吊起,穩穩地放在船上。武漢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陽邏港一期及經開港正全面發力,力爭完成全年71萬標箱的集裝箱吞吐量任務。“我們除了配合做好長江中上游國際中轉貨物在陽邏港的作業,也在其他方面努力著。我們正嘗試建立漢江集裝箱運輸線,將江漢平原的磷礦、無紡布、石膏粉等材料喂給武漢港口;推動武漢至淮安航線開行,打通大運河經長江往武漢中上游地區運輸貨物的通道。”
武漢港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集團認領了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8萬標箱的任務。今年前7個月,該集團完成了41.87萬標箱,后5個月需要完成66.13萬標箱。對此,他們將加強散改集、鐵水聯運箱量的開發;相繼開通陽邏至花山、陽邏至仙桃等集裝箱短駁航線運營,吸引上游四川、重慶等地集裝箱經水水中轉模式至武漢運輸;穩定運營中三角省際集裝箱公共班輪航線,為湘、鄂、贛三地貨主往來提供經濟便捷的水上物流通道。
“要切實增強沖刺170萬標箱目標任務的緊迫感,在保市場主體上主動作為。要加快統籌推動港口基礎設施改造、港區配套功能建設,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流程再造,強化‘店小二’意識。要壓實責任、狠抓落實,確保實現首戰告捷。”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子清指出。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記者了解到,武漢港航企業將在鞏固水水全中轉模式、發展水水直航、推進集裝箱水鐵聯運、推進江海聯運、強化港口服務水平等方面發力,確保完成今年集裝箱吞吐量170萬標箱的目標,為實現建設中部地區樞紐港首戰告捷而奮斗。